bwin官网入口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反映了我国城市治理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5-08-16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做出了部署。这是在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针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的战略性谋篇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增长期。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全国14亿多人口中有9.4亿人生活在城镇,城镇化逐渐转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做出了部署。这是在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针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的战略性谋篇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增长期。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全国14亿多人口中有9.4亿人生活在城镇,城镇化逐渐转向稳定发展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城市发展亟须明确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以及怎样建设城市等方向性问题。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是建设未来城市、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的关键词。而在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第11项为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这个目标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宜居城市、美丽城市和韧性城市的重点任务在逻辑上是高度吻合的。建设宜居城市、美丽城市和韧性城市,主要应通过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

  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城市往往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容易忽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由此带来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基于增长主义导向的反思,城市发展开始重视环境可持续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目标指引。

  我国的城市发展也曾经面临大气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在2013年时,PM2.5年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74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达标,达标城市比率为4.1%。

  痛定思痛,我国也经历了城市发展可持续转型的艰苦努力。经过十年治霾的努力,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9.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22个,达标城市比率达到65.5%。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体现了我国城市治理理念的持续深化和系统完善。2023年底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和2025年初印发的《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了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目标的美丽城市建设框架。这些政策文件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目标,并制定了包含五大维度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此基础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全面的要求。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会议不仅关注城区透水面积等生态指标,更系统部署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房屋安全保障、自然灾害防治、bwin官网社会治安防控等全方位任务。特别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集聚带来的挑战时,会议强调要统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空间重构,通过尊重自然规律、运用生态系统功能来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会议提出了更丰富的内容体系。除了生态环境质量外,还特别强调要统筹人口、产业、城镇和交通规划,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这体现了新时代“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

  这种政策演进表明,我国城市治理正在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框架:以美丽城市建设夯实生态本底,以韧性城市建设筑牢安全底线,以宜居城市建设提升生活品质。三个维度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共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